2023.08.15

博士班國際研究交流蹲點-英國

設計學博士班國際研究交流蹲點-英國

這次為期四個月的南安普敦大學研究交流,在這趟行程中我看到了許多英國與台灣在工程教育上的差異,也因設計本科出身,而對於英國的藝術教學環境與藝術培養環境有很多的驚艷。剛到英國的時候,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盡快進入狀況,然後,快速地釐清英國的工程教育現況,企圖以自己對藝術的觀點來對國內工程教育有所進展。而Stephen D 教授的指引和引導,確實帶給我不一樣的觀點跟想法。在我這些行程中,不論是英國藝術相關類別的館藏或是設計類科的一些院校參訪,都讓我在觀察過程中受益良多。尤其是英國的居民或者參訪館藏的人,在館藏裡所做的行為和動機,都讓我有很多反思,過去對於藝術賞析與培養藝術的高度的那些較為傳統的觀念,一下子進入到了自身本位的能力提升,如何藉由進入到館藏快速地吸收學習,並且加以轉化。這是我在這些參訪中,顛覆了我對於藝術該只是長期培養才能有所應用的觀點。反觀,南安普敦大學工程教學的部分,研究與技術學習畫上等號的教學方式,更是完全不同於台灣的教育型態,著重技術發展與技術應用的工程教育一直都是在台灣觀察所得的現況。雖然在期刊與諸多文章中,我看到了案例切入教學的型態和方式,但卻沒有真正地看到能夠將工程與設計較為貼切的結合,甚至可以說是不存在設計所論及的美感專業問題。這才是讓我深深省思到,為什麼國外總是談論思維轉變的重要性。

然而,曾身為設計教師的我,從這次的參訪中,我深刻體會到藝術融入設計教育的需求,而藝術的定義與定位應該從設計的立足點去推進,藝術應該對設計產生新思維與深入探討文化的契機。藝術與設計的分水嶺與狀態,在台灣目前的現狀,我認為太過僵固,而彼此的疊合處該是文化面向的,更甚至是有機會是設計教育可透過台灣既有的藝術館藏的資源來推進。這部分的收穫與反思需要多一些時間才能更進一步起擬研究面向,但對於我在書寫博士論文的啟發相當地多,台灣與英國在工程教育上有諸多不同,但卻也各有優劣,可借鏡國外的工程教育來提升教學熱忱與學生學習完善度。很感謝這次雲林科技大學讓我有機會能夠踏出台灣,看到了許多不同面向的事物,進而,對於工程創新教學的研究有很多的反思與推進。

設計所博士班  李宛庭

 


​​​​​​​​​​​​​

  相關相片: 
      

 

Back +